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。近年来,我局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,优化营商环境、积极探索、扎实推进,认真贯彻落实《自治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》文件要求,积极推进林草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(一)加强组织领导,完善工作机制。为确保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,林业和草原局及时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,由局长担任组长,相关局领导担任副组长,各科室、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组员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与协调。明确工作任务,细化责任分工,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。
(二)强化制度建设,完善工作机制。按照"应归尽归"的原则,将林草领域行政许可、行政处罚、行政强制等信用信息及时归集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,并实现了与其他部门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。累计公示信用信息113条(林木采伐证|条、种苗许可证1条、林草植物检疫证书111条)。
(三)强化制度建设。建立了林草领域信用监管机制,对守信主体给予激励支持,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。在行政许可、项目审批等工作中,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实行"绿色通道""容缺受理"等便利服务;对失信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予以限制。同时,加强对失信企业的整改指导,督促其及时修复信用。
(四)加强信用宣传教育,营造良好氛围。一是结合林业工作实际,扎实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,我局组建3支技术服务队,深入田间地头果园清理、果树修剪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服务。同时向群众宣传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,政策法规和典型案列,提高了林草系统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。二是为提升行业内外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,林业和草原局充分利用宣传栏、政府网站等多种载体,定期宣传诚信知识,发放诚信手册。同时,通过集中学习、党员学习等形式,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,提升诚信意识。此外,还结合"走基层"等活动,宣传"守信为荣、失信可耻"的理念,营造了浓厚的诚信氛围。
二、存在的问题
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信用体系建设工成绩,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,主要表现在:信用信息归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。部分信用信息存在漏报、错报等情况,影响了信用信息的应用效果;诚信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还不够广。诚信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,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一是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归集机制、加强对信用信息的审核把关,确保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。二是加大信用监管力度、完善联合惩戒机制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、形成工作合力、提高惩戒效果。三是持续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信用宣传教育活动,不断提高群众的信用意识和参与度,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。